腳踏車的收納(停車)庫(場)- 綠能另一章

腳踏車的收納(停車)庫(場)
綠能另一章

腳踏車又叫做自行車,60年前是許多家庭的載運工具。現在則是重要的綠色交通工具也是常用的運動或健身器材。

全世界推動應用「腳踏車」於日常生活中最成功的國家首推「荷蘭」。家家戶戶都有好幾台腳踏車,做為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且兼具健身運動。這個成果並非憑空得到的,荷蘭政府自上到下數十年不間斷的推動建立合宜的腳踏車使用空間,引導人民樂於使用,才能有今天的成果。政府的眼光要遠、政策要持續。舉凡車道、停車空間、交通號誌、行車禮貌,除了「行人」第一之外,就是腳踏車優先。在車站、公共場所辦公區...等優先提供的是腳踏車停放空間,汽車停車場非常的少,開車族是弱勢族群。

2017年8月7日我曾於專頁文「荷蘭的腳踏車的世界」。(部落格:翻翻 FUN FUN 部落格 - https://ndochang.blogspot.com/張俊哲建築師粉絲專頁

腳踏車路網的建立對已經開發成熟的都市是一個重大的挑戰,車道的建立仍可循原來道路系統調整。但「停車位置」則是最大的考驗。腳踏車是無動力的工具,停車場置於地下室對使用者非常不方便,更不會為年長使用者喜歡。像荷蘭使用腳踏車如此成熟的國家,最新的停車場設計也開始使用電扶梯車道來協助使用者舒解出入問題,也可加速使用替換率。(詳照片一、照片二:設置電扶梯進出的腳踏車停車場。照片三:一般的停車場上下的情形,車道設有輪胎溝供牽引。)成熟的都市,寸土寸金要何處去尋找可以停車的位置呢?


照片一: 荷蘭一文內之照片十四


照片二: 荷蘭一文內之照片十七


照片三: 荷蘭一文內之照片十九

台灣、台北市推動You—Bike成為全世界利用率數一數二的國家,其能夠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有最好、最多的「公共停車空間」,據統計租借站已建置達400站。成為市民、觀光客區域間最好的交通工具。但是U-Bike是政府推動的,有公權力可以協助取得公共設施的土地使用,才有現在的成果。

如果一般民眾想要隨時(隨取、隨還)可以使用自有「腳踏車」,因為缺少公共「腳踏車停車空間」,仍然是困難重重。隨便放置影響市容、行人,容易遺失也是一大困擾。 所以推動「腳踏車(自行車)」成為區域間的交通工具,除了專用車道外一定必須具備方便足夠的停車空間,才有可能成功。

日本各大城市為推動綠能交通工具,也力推使用「腳踏車」。也面對路網建置後缺少腳踏車停放埸所不足的窘境,以致推廣成效受限。在京都並沒有看到U-Bike共享腳踏車的設施,也看不到機車停車位、很難見到機車在路上行駛,所以腳踏車仍是私人自備的交通運具。

京都車站剛剛興建完成時,我曾特別去參觀那十一層樓高的大階梯所營造的超大尺度的站體空間(詳照片四、照片五:京都火車站內部大廣場)這次重遊京都時仍再度走一趟,重新感受、並思考設計與存在的意義。回到「後站」馬路上,看著近年調整的環境,我徒然感觸『自然的尺度才能具備人性與生命的安定』。


照片四: 京都火車站後站


照片五: 京都火車站內部大階梯廣場

火車站前的道路系統已經有不錯的調整"計程車專用車道、寬廣的人行道、腳踏車專用車道(照片六)及停車場、等候空間...等"讓繁忙的車站不會顯得太擁擠。但是當我看到那有限的腳踏車停車空間前的告示牌上『滿』字覺得仍然有美中不足之處。(照片七)


照片六: 腳踏車專用道


照片七: 腳踏車臨停區,仍然有人管理(前面為計程車等候區)

我沿著人行道走向人行穿越口準備過馬路到對面今晚打尖的旅館時,看到路口旁邊有二個有腳踏車標誌的突出物,正在納悶那是什麼東西時,忽然看見一人將腳踏車騎進,正想快步走近觀察只聽「咻」的一聲「車子不見了」,抬頭看那個人已經離開五步之遙了,前後只花大約「十秒鐘」而已。(照片八、照片九)。等不到第二位示範,綠燈已亮只好先離開。


照片八: 兩個有腳踏車標誌的突出物


照片九: 來不及照相,腳踏車不見了。使用人已離開五步之遙

我將行李放好後,又快速回到原點,仔細觀察二座小小的突出物。原來是二個腳踏車機械停車設備的入口,由於看到使用人如此方便進出使用又不佔空間、美觀大方。讓我感覺像是一個收納櫃所以我稱其為  『腳踏車收納庫』。(照片十、照片十一)

註:自轉車駐車場=自行車(腳踏車)停車場


照片十: 機械式腳踏車收納庫


照片十一: 屬月租式的停車場

我沒有辦法去瞭解其留在地下空間的運作模式(我猜想應該是立體循環式機械設備,存取點在地面,使用者更方便),但現況很明顯的顯示地面空間的流暢。(好用的產品、政府或專業者自然應該去瞭解、引用)。我站在旁邊等候使用者的出現,觀察他們如何存放與取用這個停車場(庫)為了達到快速取存的目的、僅供月租者使用,所以無人管理,在此車庫旁另設有臨時停車場,如同我們的汽車停車場,使用者按使用時間付費(照片十二、照片十三、照片十四)。


照片十二: 旁邊另設有收費臨時停車區


照片十三: 自動收費機


照片十四: 停車使用告示牌

或許早已有先進瞭解它的運作,不過我還是用我的觀察簡單的介紹:

一.這是一個自動倉儲收納的概念。
二.在地面上只看到一個長約五公尺(約三公尺的突出物、二公尺的平台)的收納機。(照片十五、照片十六)儲存設備全部在地下,地面上簡潔、空間舒適,沒有任何突兀的感覺。

照片十五: 停車收納設備可看到內部機械


照片十六: 停車收納設備機體外觀

三.寄車(入庫):1.腳踏車直接騎入輪槽丶自動感應(因為腳踏車沒有車牌可以辨識, 應該是採用如同etc)(照片十七)。2.取出私人物品離開車子。3.按「入庫」𨫡、𨍭身離開。(照片十八)4.只聽「休」的一聲,腳踏車就不見了,使用者連回頭看一眼都沒有。等我照完像他已遠離。(照片十九)

照片十七: 使用者寄車-直接延輪槽進入自動感應


照片十八: 使用者寄車-取出行李按「入庫」鍵離開腳踏車


照片十九: 使用者寄車-車輛入庫中,轉身離開

四.取車(出庫):1.卡片感應。(照片二十)2.退後等待。車輛退出停車空間。(照片二十一)3.腳踏車沿輪槽退出。(照片二十二、照片二十三)4.牽車上路。(照片二十四)5.前後不超過一分鐘。(照片二十至二十四共五張照片⋯從拍攝第一張到第五張顯示時間都是17:41)

照片二十: 使用者取車-掃瞄出庫


照片二十一: 使用者取車-等待腳踏車吐出


照片二十二: 使用者取車-牽車


照片二十三: 使用者取車-延輪槽退出


照片二十四: 使用者取車-離開

五.入、出車庫前方有一個告示牌,告訴使用者 腳踏車的規格及人員不可進入。左側邊有二個標示,入庫用按、出庫(取出)用感應。簡單明瞭人人會用,如不排隊、一分鐘進出,效率驚人。(照片二十五)

照片二十五: 入口告示及出庫入庫鍵

這個『地上收衲,地下儲存的設備』,正好解決騎車者不喜歡騎車入地下室的困境。也可改善地下停車場車道妨礙市容環境及行人通行安全⋯⋯等難解的難題。看完這個場景,我腦海湧現....腳踏車可以、機車當然也可以去。台灣的機車數量舉世聞名,都會區的停車問題困擾交通單位及街景環境,苦無解決之道。因為機車族也不喜歡將人車一起進出地下停車場。只要能停在平面上絶對不騎下地下室,所以你可以到處看到三個機車位擠停五輛機車的窘況。要將車子駛離,需先將車子拉出來,常常看到騎士搞得滿頭大汗,最可憐的是女騎士了,常常拉不動機車、不小心還會被排氣管燙傷。

政府想消滅機車這個構想,就如同想降低汽車數量一樣困難。過去政府只重廣設汽車停車場以及地下平面停放汽、機車,此類浪費空間的覼念應該大力改變。將機車、腳踏車的停放方式改成前述的立體化停車場,將會有效改善停車問題。政府在捷運等大眾聚集地區優先設置,改善此等地區擁擠的環境,還人行道給行人。對需要大量(一定的數量)附設機、踏車的供公眾使用的建築物,引導、要求其設置立體化停放方式來改善市區環境。

從最近的資料顯示,另一個共享交通工具正由民間推動。依據北市府三U政策中由民間業者發展的Umotor(共享電動機車),正成倍增長,八月底其投車數將從1000輛增至1500輛。有了共享電動機車、現有機車數量並不會因此減少,如果政府不要求其自籌停車位,它將蠶食有限的機車停車空間、公共空閒、人行空間,這絕對不是市民所樂見。面對日益嚴重的停車問題,政府想到對策了沒有。仍然是放任它自由發展,自生自滅嗎?做生意不是應該自備停車空間嗎?「共享運具自治條例」應該不會犠牲人行空間、公共設施空間、機車族的權益吧!....?

台北客家扶輪社
張俊哲建築師(Archi)
2018.08.25
翻翻 FUN FUN 部落格
http://ndochang.blogspot.tw/
(台北市建築師公會前理事長)
(前都市更新委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電公司 :吃定台灣人民 - 吃夠夠、 吃透透